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智慧财务的现在将来时

浏览:   发布时间:2018-11-21  [我要打印]

   通常,现代经典的管理理论创新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试错,才能逐渐大行其道。作为相对异类的流程再造理论,可谓是创出管理理论快速应用的最短时间新纪录,从提出到推广再到遭遇第一轮普遍性的实践失败,整个全过程也不过是10年左右的时间。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教授院迈克尔·汉默首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题为“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but obliterate"的文章,建议美国企业界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经营过程,只有对目前的工作流程进行一次重新设计,才能拯救企业并使之焕发生机。1993年哈默又与CSC管理顾问公司的董事长詹姆斯·钱皮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概念,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汉默对此强调:“企业流程就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着的提高”。


  由于直指很多有着较长经营历史的老牌企业的种种痛点,业务流程再造计划迅速成为一场波及欧美并扩散至全球的全面性企业革新运动。20纪世90年代中后期,在全球掀起了企业再造的热潮。然而,据统计,多达70%的业务流程再造项目时隔5年后便归于失败。


  为什么一项被大家广泛接受的管理理论,在大规模应用时竟然遭遇普遍性的失败?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内部的变化,以及管理角色的变化”这三个决定大规模变革计划的关键变量,未能形成相同速率的变革推动力,进而无法达成足够的协同效应,来推动企业翻过新旧流程交界地带的艰难拐点。


  那么,处于现在进行时“唤醒时刻”的智慧财务,同样也是用“Smart”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因变量来求整个运营体系的最优解,是否也面临相应的挑战呢?


  长春财务软件,智慧财务的环境变量


  以电子交易凭证为标志的模式催化


  “风起于青萍之末”。多少年后的某一天,当我们回顾中国企业转型智慧财务的起点之时,很可能不得不有些意外地发现,一切始于原本被很多脱离了基本业务层面的CFO们看不上眼的电子发票。


  就在数日前,国内多家都市报报道了餐饮行业电子发票应用带来的一些顾客困扰。请注意,这类报道目前基本都集中在阅读量早已江河日下的都市报领域,而不是主流的互联网媒体,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所困扰的并不是主流的消费人群,即18-55岁之间的社会价值中枢所在。引发这些事件的是,自2016年7月1日起,申请增值税电子发票的餐饮企业将不再提供纸质发票,监管机构也一再声明,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必胜客中国等连锁餐饮企业迅速成为先行者的一员,其店员对此的统一口径是,“从7月1日起,全国必胜客都不再开具纸质发票,我们提供发票提取码,顾客上网自己打印发票。”


  正如所有曾遭遇冷遇的创新应用一样,少量对电子发票不习惯接受的顾客终将无法阻止这场波澜壮阔的企业财务作业革命。对,没错,由电子发票快速推广所引起的,将是一场从财务体系底层作业模式的颠覆所引起的对其整个上层建筑的全面重建。


  作为合规性要求严格的作业体系,财务功能展开的第一块基石绝对是《会计法》。《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以来,先后经历过1993年和1999年的两次“大修”,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向社会各个角落强力渗透的趋势下,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大修”。而在酝酿中的这场“大修”中一个关键性的变化,就是对会计工作最基础的作业凭证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厘定。在现行《会计法》中最关键的第二章“会计核算”中,从第十三条到第十七条全部是有关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的条文,第二十三条也是关于会计账簿的,所涉及的总篇幅占到一半以上,可见其存在感的基石地位。然而,从纸质发票到电子发票这一看似很简单的变化,却对上述所有条款均产生了深不可测的颠覆性影响。


  首先,从原始凭证的取得上,电子发票的广泛应用直接使其从业务发生端就实现了票据流和信息流的合一,极大地缩短了原本处于遥远后台的财务体系的反应时间,原本多层次、多环节的财务作业流,得以第一时间与业务流同步,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再存在所谓事后的会计处理,基础的会计作业完全能做到在业务前端的实时化。


  其次,在原始凭证的生成时,很难再有所谓的假发票、账实不符、填写错误等“主动性的错误”,而原始的会计账簿更是可以由此自动生成。《首席财务官》杂志曾在不久前针对这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度报道,并藉此给出了一个震撼性的预言——“从作业层面而言,电子发票将全面开启中国企业的真账时代”。相应地,这对于严重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国民经济统计领域、金融市场等同样将带来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


  第三,在原始凭证的保管上,由电子发票广泛应用后而衍生的电子账簿显然在保管成本、可追溯性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不仅将极大地促进审计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也对“假账”这个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诚信终极问题产生巨大的事后监管的威慑力。顺便说一句,目前全球各大会计师事务所最紧迫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在审计业务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创新官乔恩·拉斐尔日前撰文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让一名审计人员轻松完成较大样本的评审工作。甚至是所有样本的评估工作只需一名审计人员就可以完成。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把审计文本中所有审计人员需要的条款分离出来。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全程可视化遴选服务。审计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可以在滚动的页面中,看到自动跳转的、其所需要的关键性条款在整个文本中的位置。”


  而随着谷歌旗下的智能机器人AlphaGo击败李世石的经典一役,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替代审计“知识蓝领大军”的可能性已经与日俱增。乔恩·拉斐尔索性爽快地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被用来识别、提取、加工各种附在审计确认书上的财务报表与相关文件,并可以在审计人员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审计全过程的管理。”


  与发票对应的,作为会计原始凭证的另一面,银行的作业凭证也处于大规模电子化的前夜。原本诞生于2009年11月份的电子汇票,由于缺乏足够的推广力度,一直以来都发展缓慢。不久前,市场上传出一份疑似央行支付结算司关于电票发展方向的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有序开展票据业务,有效提高电票业务占比”。上述流出的讨论稿还列出了央行对电票的具体比例要求:2017年1月1日起,单张出票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商业汇票全部通过电票办理;2018年1月1日起,单张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商业汇票全部通过电票办理;2018年年底,各金融机构办理的电票承兑业务在本机构办理的全部商业汇票承兑业务中金额占比达80%以上。


  不过,眼下制约企业和银行使用电子汇票的,还有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就在一个月前,江苏省海门市还发生了一起“开空壳公司诈骗3000万元,利用电子承兑汇票套现,买60千克黄金洗钱”的大案。当然,就当前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上述安全隐患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遏制。


  无论如何,这场由电子交易凭证的广泛引用所催化的企业财务作业模式的迭代已经势不可挡,记账与关账再也不可能是财务部门深陷“低绩效加班困境”的主要理由了。而电子化所形成的大数据资产,天然地成为孕育智慧财务的温床。

 


版权所有:长春上信科技有限公司  吉ICP备16006330号-1     网站地图技术支持:深度策划